首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师简介 - 导师队伍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教学 学科科研 - 科研动态 - 重点学科 - 科研平台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材料先锋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团学工作 - 学工动态 - 学风建设 - 学工队伍 - 资料下载 教工之家 - 工会动态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毕业生就业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校友风采 领导信箱 学校主页

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成立于2024年6月,由原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部分学科专业调整组建而成,是集人才培养、科研和成果转化、服务社会为一体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基地、新材料、新能源研发平台以及国内外学术合作交流中心。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系、新能源系和实验教学中心,开设有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储能科学与工程6个本科专业,招收化学(物理化学)学术学位、资源与环境(环境新材料及应用、资源循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并成功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两轮)。功能材料为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6人,柔性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职称教师12人(二级教授2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7人,占比84%;有海外经历教师15人,占比27%。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4人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重庆市巴渝学者、重庆英才·名家名师、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高校优秀人才、重庆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宝钢优秀教师、重庆市最美教师等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近20人。

材料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材料与化工为重庆市重点学科,已列入重庆市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支撑点,拥有重庆“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重庆市智能零碳人工智能+学科群。建有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重庆市工程实验室、重庆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拥有设备先进、配套齐全的专业实验室及实训基地,设备总值4400余万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余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2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发表SCI、EI论文3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00余件;出版教材23部、专著4部;建设国家一流课程1门、省部级一流课程7门及其它省部级课程6门。

学院始终坚持“依托行业,突出应用,注重实践,开放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了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85人,其中本科生1080人,研究生105人,已培养毕业生10000余人(其中留学生20余人)。近年来,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0余件,学生团支部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学生团队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学院本科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一直保持100%,优秀毕业生进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校继续深造。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台湾中央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面向未来,学院将深入实施特色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战略,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导向、重庆市“416”科技创新战略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需求,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社会持续输送优秀工程人才,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研究及应用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学院而不懈奋斗!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4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