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师资队伍 - 师资概况 - 教师简介 - 导师队伍 教育教学 - 本科教育教学 - 研究生教育教学 学科科研 - 科研动态 - 重点学科 - 科研平台 - 研究方向 - 科研成果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材料先锋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团学工作 - 学工动态 - 学风建设 - 学工队伍 - 资料下载 教工之家 - 工会动态 - 组织机构 - 规章制度 招生就业 - 本科生招生 - 研究生招生 - 毕业生就业 合作交流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校友风采 领导信箱 学校主页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重庆科技大学“材”伴朝阳·“计”护星光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江津区先锋镇

多元服务绘就社会实践新图景

作者: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时间:2025-07-10阅读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引导青年学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挺膺担当,7月7日至8日,重庆科技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联合组织暑期“三下乡”“材”伴朝阳·“计”护星光社会服务实践团赴江津区先锋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由42名师生志愿者组成的跨学科团队充分发挥复合优势,围绕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实践活动。

聚焦民生需求 多元服务暖人心

实践团以“服务乡村、助力振兴”为宗旨,结合先锋镇实际情况,开展了十大类贴合民生的实践活动,覆盖普法宣讲、留守关怀、安全教育、文化传承等多个领域。

志愿者们深入村居院落和休闲广场,采用“快板说法”“情景剧普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他们编排的“守法记心间”快板朗朗上口,将法律知识融入方言俚语;“反诈下乡行”情景剧通过再现真实案例,生动剖析诈骗套路,让村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法治意识和防骗能力。

实践团在教授团队指导下,以问卷调查的调研形式,通过深度学习大模型实现数据采集结构化、完成情绪识别、分级干预提示和专家建议反馈的全流程,探索出一条智能化、可持续的留守儿童心理干预路径。

面对未成年人群体,实践团队构建“预防-教育-关怀”三维保护体系:通过生动易懂的科普讲解,系统普及防溺水、森林防火等日常安全知识;设计“倾听树洞”“家庭沟通卡”等互动环节,帮助改善亲子沟通。

团队精心设计了非遗美育实践课,通过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拓印、花草画创作和传统漆扇制作,让传统文化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走进乡村儿童课堂。在志愿者手把手的指导下,孩子们共创作出103幅拓印作品和52把精美漆扇,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想象。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

实践团专程走访当地五保户和老党员,通过实地调研详细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健康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志愿者们不仅为老人提供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生活帮助,更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志愿者们还深入乡村开展多项惠民服务:一方面协助村民整治房前屋后环境,通过示范带动传递环保理念;另一方面组织城乡青少年羽毛球交流活动,邀请高新区羽协青少年指导孩子们掌握运动技能、增进友谊。此外,团队还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为村民提供电脑维修及使用指导,切实解决数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既美化了生活环境,又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有效促进了乡村文明建设。

校地共建实践基地 携手共谱新篇章

7月8日上午,江津区先锋镇与重庆科技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在先锋镇椒乡社区举行。江津区团委副书记李佳林,重庆科技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党总支书记都进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王力,先锋镇党委书记刘章军、组织委员李安营,重庆科技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雪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

仪式上,先锋镇组织委员李安营致欢迎词,对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材料与新能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雪介绍了学院在暑期社会实践方面的工作部署与成效。先锋镇为重庆科技大学相关学院授牌,明确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江津区团委副书记李佳林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组织水平与服务成果,并对深化校地合作提出期望。仪式结束后,实践团的活动成果集中展示,赢得了与会领导、嘉宾的充分肯定和现场乡亲们热烈掌声。

此次实践活动与授牌仪式的举行,是重庆科技大学与先锋镇校地合作的重要起点。未来,双方将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持续整合资源、发挥优势,让大学生在乡村实践中锤炼本领,为先锋镇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共同书写校地共赢的崭新篇章。